寶包耳屎好多,需要清理嗎?

睡前,媽媽叫廷廷過來躺在腿上,接著拿出掏耳棒開始幫廷廷清理耳朵,只見衛生紙上一片一片的耳屑,廷廷的媽媽感到自豪,心想終於清理乾淨,但廷廷只覺得耳朵一陣不適,甚至有點痛。
門診中有時都會遇到爸媽詢問:「寶包耳屎好多,需要清理嗎?」雖然我都會告訴爸媽,耳屎有保護耳朵的功能,不必刻意挖取,但家長仍很擔心,今天就來說說為什麼不用刻意清理以及耳朵照護事項。

耳屎是什麼?

耳屎又稱為耳垢,是外耳道皮膚上脫落的老舊細胞,有時會混合皮脂腺和耳垢腺的分泌物,並形成粉屑、硬塊或泥塊結構,乾耳者通常呈現粉屑或硬塊狀,濕耳者呈現泥狀。
在傳統觀念裡,耳屎常給人一種不乾淨、必須清掉的感覺,其實這是迷思喔!耳屎具有保護耳朵、殺菌功能,在正常情況下不須刻意清理,因為耳屎可以經由咀嚼、大口呼吸、下顎關節運動後自動排出到外耳掉落;若是刻意清理,有可能使外來細菌或髒汙侵入耳道造成發炎。

常見需要清理狀況

正常情況下,爸媽不須刻意幫孩子清理耳朵,通常只有在異物感、耳垢栓塞引起聽力、外耳道發炎時才需要清理,以下一一說明:
1.有異物感
當寶包莫名哭鬧、找不出原因、抓耳朵時,我們才會考慮是否耳屎太多或耳道有異狀,但一般不建議自行掏耳,以避免將耳屎往內推或是傷及外耳道內壁,建議至耳鼻喉科或小兒科尋求專業協助,醫師會使用光照並搭配器械,同時也需要家長或護理人員幫忙固定寶包頭部,來方便醫師進行移除。
2.耳垢栓塞影響聽力
耳朵栓塞最常見的原因包括因為洗澡或游泳時耳朵進水,使得耳垢膨脹進一步塞住耳朵影響聽力,發生這類情形時建議盡快找醫師檢查並取出。
3.外耳道發炎
外耳道指的是耳廓和耳膜間的位置,外耳道外部三分之一是軟骨部,內部三分之二是硬骨部,常見發炎原因包括過度清理耳朵、耳朵進水、搔抓等。因為過度清理或是搔抓耳朵會造成耳道受傷,潮濕則會使得耳道內壁表層剝落,讓細菌或黴菌容易入侵。
若是嚴重發炎可能會流膿、生出分泌物,甚至影響聽力等,導致發炎常見細菌包括綠膿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,發炎時需到找專業醫師做治療,例如:清理分泌物、服用抗生素,同時也需保持外耳道乾燥。

正確照護方式

過去常見到家長幫孩子掏耳朵,然而站在現代醫學角度來說,這個行為具有一定危險性,因為小小孩耳道較狹小,不適合直接用耳棒或棉花棒直接深入,需搭配相關器械才能安全清理,爸媽只需依照以下照護方式做清潔即可:
1.用小毛巾清理外耳
爸媽可以趁剛洗完澡用小毛巾幫孩子清理外耳,但不須刻意挖耳朵,只需清理看得到的耳垢即可。
2.以耳用棉花棒清理
若是寶包有反應耳朵不舒服,可以用耳用棉花棒輕輕的清理,但注意力道,並避免將耳垢越推越裡面,清理後短時間內不要再次清理,若孩子仍感到不適,建議帶至門診檢查。
3.使用耳滴劑軟化耳屎
若遇到耳屎太硬,也可請醫師評估開立耳滴劑,使用方式是將頭側一邊,滴入3~4滴,並輕壓耳珠幾次,讓藥水流進耳道,再維持同一姿勢不動至少3到5分鐘,之後再恢復正常姿勢讓藥水自然流出,並擦拭流出來的藥水即可,不需擦拭耳內藥物。

小叮嚀

最後提醒爸媽,耳屎具有保護耳道的功能,不須刻意清潔,若是孩子外耳有明顯髒汙再清理即可~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