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游泳停看聽


天氣漸漸變涼,史上最炎熱的夏天也進入尾聲。這幾年來興起一波寶寶室內游泳的風潮,游泳不受氣溫影響,也不再是大人的專利,不少爸媽趨之若鶩!

因為游泳有許多好處,例如刺激神經與腦部發育、強化心肺功能、增加肌肉協調性與平衡感,有助於肌肉骨骼發展、提升免疫力、快速建立親子親密感…等,好處不勝枚舉,但完全沒有壞處嗎?在讓寶寶游泳前請爸媽先思考一下。阿包醫生身為兒科醫師,要提醒大家讓寶寶游泳時,需考量溺水意外和傳染病的風險,在此亦跟爸媽介紹一個名詞:戲水疾病(Recreational Water Illnesses,RWI)

戲水疾病泛指在游泳池、水上樂園、湖泊、河流或海洋中,人體直接吸入或吞嚥到水中病菌,或接觸到被病菌汙染的水所引發的疾病,或因水中的化學物質、室內空氣中的化學物質所引起的疾病。戲水疾病可能造成各種感染,包括腸胃道、皮膚、耳朵、呼吸道、眼睛、神經及傷口感染,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腸胃道感染。而腸胃道症狀是透過病菌引起,例如寄生蟲中的隱孢子蟲(Cryptosporidium)、賈第鞭毛蟲(Giardia);病毒中的諾羅病毒(Norovirus);以及細菌當中的痢疾桿菌(Shigella)和出血性大腸桿菌(E. coli O157:H7)。

讓寶寶游泳需特別留意戲水疾病,因游泳時很難控制他們不在泳池中便溺及喝到水,且游泳完後較難徹底洗淨寶寶的身體,也難避免他們啃咬自己的手腳。若不幸吸入、吞入或接觸病菌,縱使在四到六個月大前有媽媽抗體的保護,卻因他們的消化系統、免疫系統發育尚未完善,對於病菌的抵抗力仍顯不足。一旦得病後,病程會持續較長的時間,若是腸胃道症狀就可能進一步造成食慾、精神不佳,甚至造成脫水,嚴重者還須住院接受治療。

戲水疾病排名第一位病菌

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統計,戲水疾病中最常造成腸胃道症狀的病菌是隱孢子蟲,因為它對於加氯消毒劑有耐受性,需要高濃度且長時間才能將之殺死。一旦受到隱孢子蟲的感染,潛伏期從兩天到十天不等,平均七天會產生症狀。免疫功能正常的感染者多表現為急性腸胃炎,腹瀉,伴隨上腹疼痛、噁心嘔吐,部分患者會有發燒現象,好在病程在一至兩星期內能自行緩解。但對於幼童、孕婦及免疫功能不全的人,症狀就較嚴重,死亡率也較高。

第二位惡名昭彰的病菌
除了隱孢子蟲,造成戲水疾病的病菌排名第二位是諾羅病毒,這也是眾所皆知的常見腸胃炎病毒,潛伏期從半天到二天,會有噁心、嘔吐或腹瀉,有些合併發燒、頭痛或倦怠無力,一般症狀會持續一至三天左右。由於諾羅病毒只須極少的病毒量便可傳播,一百隻病毒就可能造成感染,且諾羅病毒對加氯消毒稍具有抵抗性,也無法輕易殺死,所以游泳池中一旦有寶寶帶有諾羅病毒,就可能污染水池、扶手、尿布台…等,甚至可能產生群聚感染,所以爸媽不可不慎!

最後提醒,泳池業者需隨時更新感染管制相關知識、加強感染衛教宣導以及負起感染管控的責任,一旦出現感染個案需考慮暫時停課,以免疫情擴散。而對於寶寶的健康,爸媽當然也有責任,別因為寶寶游泳後上吐下瀉就一面倒怪罪業者,因為衛生及清潔也需要所有父母的注重。希望爸媽能落實以下幾點,如此寶寶才能享受游泳帶來的好處,盡可能減少感染的機會。

  • 若有嘔吐、腹瀉症狀請勿讓寶寶游泳,建議症狀緩解後休息一至兩星期後再去泳池。
  • 下水時讓寶寶穿著能防漏的游泳尿布,並且確認腰圍夠緊,降低寶寶尿液、大便滲漏的機會。
  • 多洗手,飯前和便後均需洗手,為嬰幼兒更換尿布或處理排泄物後,及準備餐點前也應洗手。
  • 藉由哺餵母奶來提高寶寶的免疫力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