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大寶寶安撫神器完整比較


爸媽最常用來安撫寶寶的三種工具,分別是媽媽乳頭、寶寶手指、安撫奶嘴。吸吮是寶寶與生俱來的天性,透過吸吮來攝取母乳或配方奶,來得到足夠營養。而有些寶寶對於吸吮的需求較高,即使餵飽仍無法被安撫,此時就會藉由吸吮手指或媽媽乳頭來獲得滿足。其實,安撫奶嘴也是個不錯的選擇,因為近幾年的實證研究發現,讓睡眠中的寶寶吸吮安撫奶嘴,可避免發生嬰兒猝死症。因此美國兒科醫學會在2011年發表聲明,鼓勵健康足月的寶寶於睡眠中使用安撫奶嘴。

健兒門診中,不少媽媽擔心寶寶會有所謂的「乳頭混淆」,怕寶寶吃奶嘴後,就再也不想吸媽媽的母乳了!但就阿包醫生的觀察,大多數親餵母乳的寶寶從小就不太愛吸奶嘴,也就是說通常是媽媽多慮了,因為寶寶是否願意吸奶嘴可能一出生就決定了。像是家中小肉包剛開始有搭配親餵母乳,後來在他不時哭鬧無法安撫時,阿包醫生幾乎用盡各式的奶嘴,有香味的、有模擬乳頭形狀…想用來安撫小肉包,結果他都不賞臉,吃一吃就吐出來,他唯一喜歡吸吮的就是自己的手指,而這個習慣在三歲後才慢慢消失。

真的沒有一個寶寶不哭鬧的!其實新手爸媽在焦頭爛額的情況下,阿包醫生建議平常心面對所有可安撫寶寶的工具,只要使用得當,在育兒路上它們都會好幫手,不需一味堅持來逼迫爸媽自己,造成兩敗俱傷的下場。針對三種寶寶安撫利器,阿包醫生以表格來比較,此外個別有些注意事項要提醒大家。

只願意接受媽媽乳頭安撫的寶寶,在開始長牙後需注意牙齒的清潔,特別是在半夜奶睡的情況下,因為母乳中還是有乳糖成分,有機會造成寶寶蛀牙,重點是媽媽睡覺也無法安穩。所以此時能轉移到瓶餵或找到安撫替代物,媽媽才會有喘息的機會。
至於喜歡吸吮手指的寶寶,其實真的讓爸媽很困擾。尤其在寶寶會翻身會爬後,雙手到處亂摸,碰觸到病菌的機率增加,也因為他們隨時把手指往嘴裡塞,病從口入就會讓爸媽疲於奔命。此外長期吸吮手指會造成手指浸泡在唾液裡,容易甲溝炎、指甲變形;甚至因為反覆接觸口水而造成濕疹。所以我們希望這個習慣能盡早戒除,爸媽的引導需要循序漸進,在寶寶還沒戒除之前,請確實定時幫他們用肥皂或清潔液洗手。
至於安撫奶嘴,老實說還比手指容易清洗和管理。但有鑑於寶寶剛出生胃容量小,太早吸奶嘴可能會減少餵奶次數,而且此時還在跟媽媽培養默契親餵母乳,建議在出生後三至四週大後,再開始於夜間入睡或白天小睡片刻時使用奶嘴。奶嘴是個很棒的安撫工具,前面也提到它能降低嬰兒猝死症的發生,但長期吸奶嘴可能增加口腔內念珠菌感染、影響乳牙排列,造成暴牙以及影響構音,還會增加中耳炎的機率,所以通常建議一歲左右到兩歲前就要開始戒奶嘴嘍!
最後提醒各位爸媽,以上三種安撫利器都能讓我們在育兒路上輕鬆些,只是都需要訂立戒除時程表,在寶寶日常生活中慢慢減少使用時間和次數,並且導入新的安撫物品,例如玩偶、小毛巾、毛毯…或是一些替代方案。若只是一味在乳頭、手指、奶嘴上塗辣椒、黃連之類的東西,想讓孩子不敢吃它們,但孩子的口慾未獲得滿足,內心的依戀感並未轉移,戒除的失敗率可能很高。它們雖然在寶寶小時候能擔任安撫角色,但並非要陪伴孩子到長大,階段任務完成就要功成身退,不然往後還須面對它們帶來的後遺症,與各位爸媽共勉之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